清朝的历史是耐人寻味的历史,清朝也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一个朝代,而且,这个朝代也是能人辈出。作为清朝的第一任皇帝——努尔哈赤,他是非常受人尊重的,而在大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确实皇太极。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皇太极也不例外,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有这么两个人则是他的左膀右臂,这两人就是被我们所熟知但却又有些陌生的英雄:多尔衮、鳌拜。
说起这两个人,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想到《鹿鼎记》,因为,这是金庸武侠剧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剧本。不管是哪位明星主演的《鹿鼎记》,里面的鳌拜扮演者其表现都非常形象,让观众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当然,我也是20年前看了这部金庸武侠剧,才知道的鳌拜这个人。而多尔衮这个人物,是时候来学习历史才了解一下了。
长大之后我研读清朝历史,对皇太极的这两个忠勇之臣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多尔衮,全名爱新觉罗·多尔衮,出生于赫图阿拉,他是努尔哈赤第十四个儿子,也是皇太极的弟弟。有这样的一个生活背景,一出生就在多少家庭梦寐以求的生活中过活,多尔衮可以说是成功的机会非常多的,即便是终日不作为,也是有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一呼百应不是问题。
再来看看鳌拜,他和多尔衮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一大截。历史记载,鳌拜的出生年月不详细,但却是将门之后。试想:出生将门的将门之后,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这显然是历史为了隐瞒鳌拜的真实身世。
由此对比可见,鳌拜能走到后来作威作福、称霸朝野,没有自己的手段和真本领他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我们所看到的和熟悉的鳌拜是他这一生最辉煌的时候,是当时年幼的康熙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这时候的鳌拜已经是风光无限、还可以呼风唤雨的时代了。但是,在这之前的鳌拜,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而且,曾被多尔衮的恶整数年。
毕竟,尊卑的身份在那摆着呢,谁是主子谁是奴才很明显,不服不行。
多尔衮15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此时的多尔衮并没有什么功勋,也没有什么经验。而在多尔衮16岁的时候,就跟随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可见,皇太极还是很器重这个小弟弟的。这之后的战斗锻炼了多尔衮,后来,皇太极为了表彰他,赐给他“墨尔根戴青”的美号。
这是多尔衮人生的第一次亮点。
在这之后,多尔衮一直在皇太极的身边冲锋陷阵,不仅表现了自己的英勇和智慧,更体现了自己对皇太极的忠诚之心。而皇太极也没有亏待这位弟弟,在多尔衮24岁的时候,便被封为了“王”,而且,是六王之中排位第三的大王。
在多尔衮26岁的时候,皇太极命多尔衮南征南明王朝,这可是当时最高的荣誉,毕竟,这个工作是需要硬骨头才能完成的。在之后,皇太极把吏部交给多尔衮管理,由此可见,皇太极对多尔衮还是非常信任和认可的。
和多尔衮相比之下,鳌拜的人生起点就要落后一些了。鳌拜长期从事的是不起眼的小喽啰活,基本可以被认定为:多尔衮就是黑社会老大,而鳌拜就是替老大拎包拿武器的小脚色。鳌拜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皮岛之战中,他作为一个小跟班走在队伍里。
而此时的鳌拜并无人知晓,要不是他主动请缨,并与准塔一同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依靠三分勇气七分运气赢得了胜利,恐怕鳌拜再出头还要晚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就这样,鳌拜拼命作战,冒着炮火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这才将一个小岛攻克,最终的结果只是赐号“巴图鲁”。
直到清军入关前,鳌拜也没有太大的功勋和爵位,但是,鳌拜依靠着自己的勇武屡立战功,虽然,他升迁频繁,但是,和多尔衮相比还是差的很远。然而,让鳌拜升迁的主要战绩,还是是入关之后和农民起义军之间的对抗。
顺治元年,鳌拜先后参加过对付李自成大顺军与张献忠的大西军。尤其在击破大西军的大小战役中,鳌拜实居首功。而此时的鳌拜,职位是“镶黄旗护军统领”。虽然,鳌拜只是个统领,是个大老粗,但是,其行军打仗勇猛不在话下。
此时的鳌拜,是非常忠心的,而且,做事也是非常有原则的。
皇太极死后,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多尔衮的斗争越来越明显,大臣们的站队也在不断变化,毕竟,多尔衮的身份高贵,连豪格也要喊他一声“叔叔”。更何况,这位叔叔是身经百战的能手,其手下也是有很多人拥立的,因此,多尔衮日益嚣张跋扈。
但是,在这个时候,多尔衮知道自己即便是继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但是,要是让豪格继位,自己的地位则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和削弱。而此时,拥护豪格和多尔衮的声势越来越强烈,无奈之下,多尔衮只能“求和”。
最终,他采用拥立皇太极年仅6岁的儿子福临继位,并且,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摄政其实就是揽权。当然,多尔衮没有忘记自己的绊脚石,这其中就有鳌拜。所以,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受到的三次大迫害。
这三次迫害,鳌拜不仅被降职,甚至,还险些丧命。
俗话说,上打下不费蜡。多尔衮教训鳌拜,就是主子教训奴才,没理也是理。鳌拜心里明白,但是,只能打碎了牙自己咽到肚子里去。虽然如此,但是,鳌拜忠贞的赤诚之心依然没有改变,他还是一心要拥护皇帝。直到多尔衮死后,鳌拜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顺治亲政后,得知鳌拜当时忠心耿耿的行为非常感动,而且,鳌拜敢于在当时危险的情况下,舍身维护皇家的声誉,所以,顺治对鳌拜极为敬重。久而久之,鳌拜就成为了顺治身边的大红人,什么事情都会和他商量。
顺治十三年,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临鳌拜府邸去看望慰问。顺治十四年冬,孝庄文皇后病重,顺治朝夕侍侯。鳌拜也昼夜于宫中侍候,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深获顺治帝的赞赏。鳌拜之前是军旅生涯,现在却可以从政,这对鳌拜来说,已经是迎来了人生新的曙光。
由此可见,鳌拜之所以能得到顺治帝的重用,其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忠诚。而顺治帝的器重,也让鳌拜有了很大的提升,最终,成为了当时的栋梁之才。此时的鳌拜,一心一意只想着为国家做贡献,付出自己的性命也是在所不辞的。
但是,人都会变的,此时鳌拜的忠心,和多年后称霸朝堂的鳌拜相比,让很多人都想不明白:鳌拜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多尔衮为的是皇位,那么,鳌拜究竟为了什么呢?是权力?还是地位呢?其实,这个和鳌拜的身份以及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鳌拜出身就是个大老粗,靠着打打杀杀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忠勇自然不会少,但是,人一旦得到的东西过多、过快,就会失去平衡。况且,曾经的鳌拜忠肝义胆,更是深受多尔衮的迫害,内心更是压抑着一股子怨恨无处释放,所以,才会在康熙皇帝辅政期间越来越嚣张跋扈。
所以,对于鳌拜来讲,打打杀杀是家常饭,事情不靠打打杀杀是没办法解决的。
之后的事情就是顺治暴毙康熙继位,这时的小皇帝年仅八岁,所以,鳌拜便成为了皇帝身边重要的大臣之一,而且,是重要的辅政大臣。此时的鳌拜从一个小混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个地位,其中的辛酸只有它自己清楚,但是,慢慢的,鳌拜膨胀了,和之前的道路越来越远。
可以说,“权利”是有魅力的东西,也是让人无法释怀的东西,而鳌拜又是经历过被权力整治过的人,所以,权力对于他来说是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有权利才能保住自己,保住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一切,才不会有第二个“多尔衮”来对付自己。
因此,康熙初年鳌拜表现的就非常专权,不仅对康熙皇帝的命令视而不见,还威胁康熙要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圣旨。直到后来的圈换土地事件,鳌拜更是表现了自己的“霸道专权”。凡是敢于站出来维护正义的,都被鳌拜一一处死,毫不客气,这也是鳌拜漏出自己丑陋的第一面。
之后,为了扫清异己,鳌拜一点也不逊色于多尔衮,他把黑手伸向了自己同朝的“伙伴”,也是亲家——苏克萨哈。鳌拜亲手为他编造了24大罪状,件件罪状都是致命的。最早,鳌拜做事更加干脆利索,直接将他和他的七子一孙全部处死,其手段不可以说不够狠毒。
苏克萨哈的被杀,使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至此,索尼已故,苏克萨哈被杀,四大辅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康熙虽然年幼,但却非常聪明,看到了眼前的一幕幕惨剧,他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了。
可以说,恰恰也正是这件事激怒了小康熙,这才有了历史上有名的“小康熙灭鳌拜”的故事。
纵观鳌拜和多尔衮,其实,走的都是同样的一条路,只是,多尔衮走在先,鳌拜付后尘而已。做人没有底线,一心想为自己而去打击整饬别人,到头来还是会自食其果的。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起初,鳌拜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让鳌拜从头再来的话,相信鳌拜不会走这条路,但是,历史没有这个如果。鳌拜忘记了其根本,忘记了自己之所以会受到重用的根源是什么,所以,才会在这条路上越陷越深。
虽然,鳌拜尝到了一人之下、万人敬仰的快感,也尝尽了人间的美味和痛快,但是,却和多尔衮走的是同样的道路,步入了多尔衮的后尘,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鳌拜最终为此付出了和多尔衮同样的代价。由此可见,做人不能忘本,否则,只能是自取恶果,把自己推向深渊。
《清史稿》对其评价道:
“四辅臣当国时,改世祖之政,必举太祖、太宗以为辞。然世祖罢明季三饷,四辅臣时复徵练饷,并令并入地丁考成。此非太祖、太宗旧制然也,则又将何辞?索尼忠於事主,始终一节,锡以美谥,诚无愧焉。苏克萨哈见忌同列,遂致覆宗。遏必隆党比求全,几及於祸。鼇拜多戮无辜,功不掩罪。圣祖不加诛殛,亦云幸矣。”
参考资料:
【《清史稿》、《正说清朝十二臣》、《清史稿·列传第三十六·鳌拜》】
版权声明: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s://www.sip-server.cn/21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