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水母可以将自己身体的细胞向年轻化逆转
这种“逆生长”是有条件的,当它们遭遇饥饿、物理性损伤或其他突发危机的时候才会发生。
通常情况下,它们也会按照传统的方式生老病死。
水母是唯一一种只要不被吃掉或病死,理论上会长生不死的生物。
1988年,一名海洋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在意大利西北海岸的浅水域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直径只有4~5毫米的钟形灯塔水母。
在浅水中,它透明的身体并不耀眼,唯有一些细小的触手和略带红色、如灯塔形状的性腺比较醒目(人们往往会把位于水母身体中央的性腺当成它们的大脑)。这位学生把灯塔水母放在装有海水的容器中,原本是想将它放进冰箱冷冻做成标本,但忙着回家过周末的他忘记了放进冰箱。等到周一回来后,他发现容器中的水母竟然离奇消失了!
其实,这个水母并没有消失,它只是变成了不同的形态,即从[水母型]又变回了[水媳型]。
那些成熟的、能自由自在地在海洋中漂游的水母,生物学家将其称为[水母型],而水母在[水母型]的前一个阶段叫作[水螅型]。
这位海洋生物专业的学生大惑不解。一般来说,水母正常的生命周期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的:首先,受精卵长成一个体表遍布纤毛、显得毛茸茸的幼虫,其学名叫作[浮浪幼虫」;之后,幼虫会蜕变成[水媳型];再后,[水媳型]生长为成熟的、在大海中游动的[水母型];最终,[水母型]会产生卵子或精子,然后死亡。
但显然,两天的时间不够这个水母在容器中完成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三个阶段——产卵,再经过幼虫期变成水媳型。因为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需要花费数周的时间。
因此,这只水母想要在两天内从水母型变为水媳型,只有一个可能,它必须像某些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返老还童,逆转时光,将生命周期倒转过来。
这个过程,就好比一只蝴蝶重新变回了毛毛虫,是一种完全逆时针的转变。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长生不老]的特征可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灯塔水母。一种体型明显大于灯塔水母的海月水母(直径30~50厘米)在2016年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当时,厦门大学攻读海洋生物学的研究生何劲儒在实验室中饲养了一只海月水母。
在同样遭受了被人遗忘数天的命运之后,这只海月水母沉到了缸底,不再游动,碎成了数片。
通常在这时,一般人都会以为这只水母已经死去了,并会将它冲进下水道中。
但何劲儒并没有这么做,他仍在继续观察这些碎片。几个月之后,海月水母开始像凤凰一样涅盘重生。触须出现了!
再后来,健康的水螅体从这些水母体的碎片中[跳]了出来。这时,大家才意识到,这只海月水母并不是简单地破碎死去,而是逆转了自己的生命周期,从水母型退回到了水媳型。
这表明,灯塔水母并不是唯一—种能够在受伤后逆转生命历程的水母,海月水母也可以。
水母并不是一个生物,而是一类生物的集合
遥想当初,生命的最初形态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原核细胞。
后来原核细胞聚集成了一个整体,它们在其中各司其职,演化成了复杂的真核细胞再后来,又有一些真核细胞聚集成为一个整体,内部有产生分化,演化成了多细胞生物
而刺胞动物又将多细胞的生命个体聚集成为整体,内部产生个体分化。
刺胞动物似乎已经悄无声息地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翻开了地球生命演化的新篇章
永生生物应该是不能实现自我的进化的。
但随着环境的改变,永生生物适应不了新环境,就会大量死亡。
所以生物开始向死亡进化,因为只有死亡和繁殖才能更好的促进生物的进化,保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才能保证物种的延续。要想物种朝永生进化,就只有摆脱环境变化的制约,物种才可能朝着永生进化。
如果实现永生了,繁殖的功能会不会退化?
如果繁殖的功能退化后,那么物种就无法延续,最终还是走向灭亡。
所以,永生不见得是最好的方式。
来源|一颗自由小星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s://www.sip-server.cn/20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