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推背图》中的历史:第13、14象——城郭上的雀儿和柴火上开花
【入话】
不但中国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喜欢传故事,往往一件干巴巴的历史会被传出花来。越离奇,流传得就越广。
比如法国的铁面人,传到现在,真面目越来越模糊。
中国也有,被包公铡掉的陈世美其实是个大清官,只是拒绝了同乡的“打秋风”,结果被怀恨在心的同乡编排成忘恩负义的负心郎,最后惨遭一铡——冤啊!
说来也怪,武力值最弱的宋朝,偏偏在评书界出了很多名将,这些名将还都成群结队、一家子一家子地出,什么杨家将、呼家将、高家将、孟不离焦焦不离孟、杨门女将、百岁挂帅、狄青扫北,名将辈出。而且在评书的最后要么扫清番邦,要么凯旋而归光宗耀祖。
要是你光听这些评书长大,你会觉得无比自豪,会觉得天朝打遍天下无敌手,犯天朝者虽远必诛。也许这就是极度自卑的体现,越是缺的却要吹得。
不但武将辈出,贤王、能臣也层出不穷。八贤王赵德芳手持打龙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能臣从呼延丕显算起,寇准寇老西、包拯包黑子没断过。
可是,奇怪的是这些传奇的文武大多集中在太宗、真宗、仁宗朝,再往后,神宗变法、汴梁陆沉的时候,这些文武柱石统统不见了。
金兵第一次入寇时,呼家将和梁山好汉硕果仅存的呼延灼马失吊桥,被活活打死;最后的杨家将后人杨再兴马陷小商河也被活活射死。宣告了名将们的告别历史舞台。
总之,那一刻,天朝似乎被上天唾弃了,那些被吹嘘的神五神六的文曲、武曲谁都不见了。
所以说,不要被那些评书洗脑,还是要以史为鉴,看看真历史,聊聊《推背图》。
【卦象】
今天的2幅卦象一幅和寇准有关,一幅和狸猫有关。
先看第17象——庚辰。
谶曰:
“声赫赫,干戈息,扫边氛,奠邦邑。”
颂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议和。”
金老先生解签云:
“此象主宋真宗澶渊之役。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入寇,寇准劝帝亲征,乃幸澶渊。既渡河,远近望见卸盖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夺气,遂议和。”
老规矩,满清衣冠指代北方的胡人,胡人隔河拱手,意思是:“大哥,别打了,打不过你,我们和了吧。”
契丹族建立的辽在五代时期就开始强盛起来,按咱们历史教科书的传统教案,某个北方民族出了个部落酋长(耶律阿保机)通过才智和武力统一了诸部落,进而伺机南侵,成为边患。加之残唐五代时期,中原板荡,无力羁縻,致使契丹坐大。
最可耻的是石敬瑭为了自身利益,认比自己年轻的耶律德光作父,割让了燕云十六州。
这燕云十六州就是现在北京、河北、山西大同一带,此地依山设关,是天然的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自然屏障。
这里一失,屏障没有了,北方胡狄的战马一马平川可以直抵黄河,进入中原腹地。
契丹就是经常借道燕云南侵中原,成为了北宋最重要的边患。尤其在北宋的前期,双方征战不断。我们上文提及的某家将等的艺术形象就是在一次次的抗辽战争中逐渐丰满起来的。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国的那个萧太后(老娘们)又发兵攻打大宋了。
这次,大宋被打残了,岂止边关告急,打得大宋都有人建议迁都了,这时候,宰相寇准好死不死非要拉着皇帝御驾亲征。
邪门的是皇帝一亲征,禁军和边防军将士像打了鸡血一样,连打几个胜仗,狠狠地挫败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逼迫萧太后老娘们儿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来。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
据说谈判前,宋真宗对主使交底说只要不割地,赔个上百万都无所谓。
但是宰相寇准却说要是赔超30万,就砍了主使的头。
最后主使通过艰难的谈判,终于谈了个上限三十万,惴惴不安地回来了。
宋真宗正在吃饭,见主使竖了三根手指头,还以为辽国狮子大开口,要价300万,吓得筷子都捏不住了,直呼:“太多了”,不过转念又道:“也行吧。”——什么皇上啊!
没想到最后才知道对方才要了30万,不由得大喜过望,大大赏赐了主使——曹利用。
正是因为寇准的坚持,外加宋真宗的一点勇敢,《澶渊之盟》成了世界历史上有名的以战促和的经典战例,从此宋辽互为兄弟之国,双方之间只有小摩擦,没有大征伐,有效地促进了双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东亚及东北亚的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宋朝为了抵御因燕云十六州流失而造成的一马平川的地理劣势,大力挖掘以白洋淀为首的河北湖泊,人为地制造北方民族南侵的障碍,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宋朝的渔业经济和梁山泊的发展。
也因为双方征战的偃旗息鼓,使得双方的尚武基因退化,从而被更加野蛮的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吊打。白洋淀也没有阻挡住金国铁骑的南侵,因为北方的河流在一年里有好几个月是会结冰的。
说完了边患,再来看内耗。下一卦说的就是著名的《狸猫换太子》。
第18象——辛巳。
谶曰:
“天下之母,金刀伏兔,叁八之年,治安巩固。”
颂曰:
“水旱频仍不是灾,力扶幼主坐灵台,
朝中又见钗光照,宇内承平氖象开。”
金圣叹解签:
“此象主仁宗嗣立,刘太后垂 听政。旁有一犬,其惟狄青乎。”
【闲聊】
最近影视剧改编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尤其多,古早的有“开封有个包青天”,眼前的有《清平乐》和刘涛被吐槽装嫩的《大宋宫词》。
那咱们就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吧。
传说宋真宗有两个妃子,一个姓刘,一个姓李。李妃怀孕了,刘妃是否怀?版本很多,反正最后刘妃指使心腹太监用剥了皮的狸猫换了李妃刚刚诞下的小皇子,成功上位,而生出怪物的李妃则被打入冷宫。
刘妃为了斩草除根还指使心腹太监将李妃“做掉”。但是偏偏找了个有良心的太监去办这差事,结果可想而知,李妃躲过了这场劫难,逃到陈州以乞讨为生。
正巧陈州闹灾,包公奉旨前去放粮,“啪!”(此处应有惊堂木声),这才引出一段落帽风告状,包龙图断案的传奇。
总之,几位忠臣贤王终于将实情告知了新上位的仁宗皇帝,在皇帝的主持下陈案昭雪,奸佞得除。
但是,如入话所写,这又是一段意淫的小说家言。
真正的历史是这样的。刘妃是妃子,但是李妃只是刘妃的宫女,被皇上临幸后生下了宋仁宗。但是因为李妃身份低微,所以从小就由刘妃抚养长大。
咦,我的戏份咋删得一干二净啦!——狸猫表示不满。
老皇帝死后,宋仁宗继位,刘妃垂帘。
过了几年,刘妃死了,满朝忠臣良将就跑出来向皇帝打小报告,说:皇帝啊,你以为的妈不是你的妈啊,不是你妈的妈毒死了你的妈!——你妈,好绕啊!
宋仁宗也被绕得五迷三道,打小报告的这才细说:你妈姓李,刘妃从小把你攥在手里不让你们母子见面,就是为了操纵你,自己好掌权。为此,她还毒死了你的亲妈!
宋仁宗听罢,犹如五雷轰顶一般,眼前复现起了刘妃曾经慈祥的脸,但是很快,这张脸变得扭曲了,一会另一张惨白的脸又迎面飘过来,眼中滴血,那才是——母亲。
打住!编剧的活还是留个于妈吧。
宋仁宗还是有头脑的,没有受人蛊惑、人云亦云,而是采取了开棺验尸的方法。打开生母李氏的棺椁,发现李氏泡在水银中,死态安详,并无中毒症状。
这时,才有真正的忠臣出来汇报:“当年李妃死时,刘妃可是按皇后之礼安葬她的啊,而且知道自己死后会有人跟您嚼舌头,所以特地用水银将尸体保存起来,便于您了解真相!您真是圣明啊,没有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而是开棺验尸,您真是我们的好皇上,好皇上万岁!”
至此,宋仁宗这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知道了刘妃的一片苦心。
那位问了,刘妃那么好,为什么有生之年不让他们母子相见相认共享天伦呢?看来故事里还有故事,隐情中另有隐情。
据我所知的版本,刘妃当年确实有心拆散他们母子,后来李氏死后,原本打算草草处理掉的,好在她身边有高人(具体是谁,我记不清了,有知道的朋友不妨在评论区指教一二),预料到刘妃百年后必然会有人掀起腥风血雨,于是就劝刘妃看事情要看长远。这才有了刘妃水银保全尸,为了她人也为己。
今天说了这么多,只想说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要看清她的真面目,还真得剥下那张画皮。
这真是:澶渊之盟定数代,狸猫太子谜千秋。
欲知后卦如何?且看下文。
版权声明: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s://www.sip-server.cn/201846.html